在加密貨幣領域有句話:沒有你的密鑰,就沒有你的幣。種子短語被認為是恢復丟失的 Web3 錢包的加密行業標準——但它們逐漸成為用戶的一大痛點。
估計顯示,目前約有三分之一的比特幣供應量由可能丟失的代幣組成。這些統計數據以及投資者在垃圾場中尋找丟失的種子短語的故事讓懷疑者保持觀望。隨著加密生態系統的應用層增長,錢包製造商正在競爭擁有 Web3 空間的用戶體驗層。但這些發展也帶來了新的風險。CertiK 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揭露了一種可以竊取移動錢包私鑰的惡意軟體。在本文中,我們將首先解釋種子短語,然後介紹其工作原理。
什麼是種子短語?
種子短語是一系列由 12 或 24 個隨機單詞組成的短語,提供恢復丟失或損壞的 Web3 錢包所需的數據。它也被稱為助記短語,最好理解為自我保管數位資產的安全措施。熱錢包和冷錢包都可以使用種子短語進行恢復。例如,MetaMask(熱瀏覽器擴展錢包)和 Ledger 都使用種子短語進行恢復。
種子短語和私鑰之間的區別
種子短語和私鑰經常被互換使用,但它們是不同的。私鑰是一串用於從所有者的公共地址批准交易的數字和字母。
它們安全地存儲在錢包中,因此用戶不必每次想要批准交易時手動輸入它們。錢包種子短語為用戶提供了一種在錢包丟失或損壞時恢復該錢包的方法。然而,如果有人出於某種原因獲得了私鑰,他們可以在不使用助記種子短語的情況下轉移資金。
推動加密貨幣和自我保管的背後的一般動力是對銀行系統的不信任,更具體地說,是對「集中化實體」的不信任。許多曾被託管加密平台燙傷並對其國家的貨幣政策感到擔憂的人希望完全擁有自己的資產。我們可以將他們理由的優點留待另一篇文章,但重點是,如果用戶想要一個真正無需許可的替代方案,他們也需要自己掌握安全性。
種子短語恢復的工作原理
種子短語最廣泛使用的標準之一是比特幣改進提案 39。雖然它最初是為 BTC 錢包提出的,但它成為了一個普遍的標準。它概述了加密錢包如何生成短語並重新解釋每個單詞以進行錢包恢復。事件的順序對理解其工作原理至關重要。在用戶的新公共和私鑰存在之前,錢包會自動生成一個種子短語或要求用戶提供一個。這是一個由 12 或 24 個單詞組成的助記短語。
然後,錢包軟體將這串單詞轉換為二進制種子,並使用它生成一組私鑰和公共地址配對。一旦用戶設置了他們的錢包地址和子公共和私有配對,他們就不需要使用恢復種子短語來訪問。相反,他們使用密碼登錄到他們的硬體錢包(冷)或軟體錢包(熱)以自動簽署交易。這樣可以將私鑰從公眾視線中隱藏起來。
最後的話
如果用戶丟失了設備,備份種子短語就派上用場了。在這種情況下,用戶應該將該種子短語存儲在與加密貨幣錢包分開的位置。然後,他們將使用它來恢復對另一個兼容設備的訪問。掌握這些技能和概念不僅僅是學習加密貨幣管理的技巧。這是關於擁抱成為自己銀行的責任。這是關於理解加密錢包的安全性和每個種子短語中的每個單詞都是該安全性的重要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