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na 是新的 Layer 1 之王嗎?
區塊鏈的未來是單一的還是模組化的?這是區塊鏈和模組化之間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的核心問題。 索拉納 和 以太坊多年來,開發人員已經接受了以太坊的高費用和較慢的速度作為代價 無與倫比的安全性和權力下放。
如今,Solana 正在挑戰這項規範。透過優先考慮高效能、單分片設計,它提供了主流採用所需的速度和可擴展性,從 DeFi致 DePIN。
Layer 1 霸權之爭不再是一場單打獨鬥。以太坊或許仍是 智能合約但其主導地位正面臨嚴峻挑戰。
但它真的有能力成為新的王者嗎?今天就讓我們在Toobit學院一探究竟吧!
什麼是第 1 層區塊鏈?
在深入探討之前,了解一些基礎知識至關重要。讓我們快速回顧一下什麼是 Layer 1 區塊鏈。
要理解以太坊與 Solana 之爭的意義,我們首先需要了解這個領域:第 1 層區塊鏈。
Layer 1 是主權底層架構。它就是區塊鏈本身—— 比特幣、以太坊或 Solana 網路負責自身的安全,並驗證鏈上發生的每一筆交易。任何 Layer-1 都面臨著如何成功平衡安全性、去中心化和可擴展性(「區塊鏈三難困境」)的挑戰。
這種可擴展性的挑戰直接導致了 Layer 2 解決方案的興起。 Optimism 和 Arbitrum 等協定在 Layer 1 上運行,可作為高速處理層。
它們獨立處理大部分交易,使整個系統更快、更便宜,同時仍錨定在基礎層以確保其強大的安全性。
好的,現在我們已經確定以太坊和 Solana 都是 Layer 1。那麼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Solana 是什麼?
Solana 是一個高效能、開源區塊鏈平台,旨在提供無與倫比的速度、可擴展性和低成本交易。
事後看來,這只能被歸類為不祥的預兆,「以太坊殺手」 Solana 是從頭開始設計的,旨在解決平衡速度、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挑戰。
該計畫由高通前工程師阿納托利·雅科文科(Anatoly Yakovenko)於2017年創立。雅科文科的願景是創建一個能夠以中心化網路速度運行的區塊鏈,同時又不犧牲其核心的去中心化特性。
Solana 的核心優勢
Solana 的吸引力何在?它是一種直接挑戰市場其他部分的架構理念。其核心是創新的歷史證明 (PoH) 機制,其功能類似於加密時鐘。
它在處理交易之前對交易進行時間戳和排序,從而使網路達到比許多競爭對手高出幾個數量級的效率水平。
當與傳統的權益證明(PoS)系統結合時,這種混合模型賦予了 Solana 其標誌性特徵:
-
起泡速度:Solana 的實際吞吐量並非理論峰值,而是持續保持在每秒 2,500-4,500 筆交易(TPS)。相比之下,以太坊的底層每秒處理的交易量約為 15-30 筆。
-
超高可負擔性:交易費用不僅低,而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通常不到 0.001 美元。
這種組合使得 Solana 吸引了 DeFi、鏈上游戲和 NFT 鑄造等高容量領域的開發人員,他們需要一個像傳統 Web 應用程式一樣響應迅速且具有成本效益的網路。
機構和開發商的興趣
Solana 的成長是一回事,但鏈上證據不容置疑。整個生態系統正全速運轉,吸引用戶和開發者加入那些正在定義自身類別的專案。
從市場領先的 NFT 市場 Magic Eden 到突破性的「Move-to-Earn」應用程式(如 STEPN),Solana 已成為需要高速和大規模的應用程式的首選目的地。
截至今年第二季度,Solana 網路持續處理大量用戶活動,報告顯示其每月獨立活躍錢包超過 1,500 萬個。用戶參與度的激增鞏固了其在去中心化金融 (DeFi) 領域的領先地位,其總鎖定價值 (TVL) 預計將在 2025 年 6 月攀升至 72 億美元以上。
這類活動正日益吸引機構資本。今年 6 月 18 日,Circle 直接在 Solana 上增發了價值 2.5 億美元的 USDC 穩定幣,這充分錶明了這種信心,凸顯了 Solana 網路作為穩定價值資產關鍵基礎設施的作用日益增強。
此外,美國現貨 Solana ETF 的前景持續增強,市場分析師認為該 ETF 很有可能在今年底前獲得批准,此舉預計將引發新一波機構投資浪潮。
為了探索這個快速擴張的世界,使用者需要可靠的接入點。這正是像平台這樣的平台存在的意義。托比特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提供了交易 SOL 的場所,還提供了必要的資源和市場洞察力,使新用戶和有經驗的用戶都能自信地參與生態系統。
以太坊:仍是不可戰勝的
儘管 Solana 擁有明顯的技術優勢,但將以太坊排除在外就等於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Solana 在原始的單鏈吞吐量方面表現出色,而以太坊則利用其強大的先發優勢,充當全球結算層,並圍繞其安全核心構建了一個充滿活力的多鏈生態系統。
這項領導力源自於加密貨幣領域規模最大、經驗最豐富的開發者社群——超過 20 萬名開發者。這支人才隊伍是其無與倫比的 dApp 和金融原生應用生態系統的引擎。以太坊的路線圖並非緩慢適應,而是系統性地解決了可擴展性問題。
我們已經看到,Proto-Danksharding(EIP-4844)在 Dencun 升級中的成功實施已經證明了其「模組化」論點,大幅降低了第 2 層交易成本,並使網路的總吞吐量與任何競爭對手具有競爭力。
深厚的流動性、強大的開發者護城河以及清晰的功能性擴展路徑的結合,使得以太坊仍然是高價值應用程式的預設平台,也是衡量所有其他智慧合約平台的基準。
Solana面臨的挑戰
Solana 的驚人速度並非沒有策略性的權衡,主要體現在可靠性和去中心化。儘管網路在 2024 年底至 2025 年期間保持強勁穩定性,但過去中斷事件的陰影仍將持續影響機構風險評估。
更根本的是,批評者指出了該網路的架構選擇。 Solana 的速度是透過一小部分功能強大、運行成本高昂的驗證者(約 2,000-2,400 個)來實現的。這個數字與以太坊超過一百萬的驗證者形成了鮮明對比,兩者之間存在幾個數量級的差異。
Solana 的做法直接影響了其去中心化指標,例如其中本聰係數,該係數仍然遠低於以太坊。具體來說,這種差異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運行 Solana 驗證器所需的硬體要求高且成本高昂,這增加了進入門檻,並加劇了人們認為 Solana 網路在結構上更加中心化的爭論。
此外,效能差距也不再像以前那麼明顯。以太坊並沒有試圖在第一層擊敗 Solana。相反,它的“模組化”策略已被證明非常有效。以太坊的模組化路線圖正在積極抵消 Solana 的性能優勢。
2025 年 5 月的 Pectra 升級進一步將第 2 層的成本降低了 30-40%,使得 Arbitrum 和 Base 等平台能夠提供類似的高速和低費用的用戶體驗,同時實現加密貨幣中最去中心化和最安全的結算層。
教育在區塊鏈採用中的作用
隨著區塊鏈技術逐漸走向主流,其最大的障礙不再只是技術,而是知識。
2025年的最新產業研究突顯了這一差距,超過50%的潛在投資者將「缺乏知識」列為未進入市場的主要原因。這正是下一階段應用成敗的關鍵。
這就是我們建立的原因Toobit 學院這不僅是一項功能,更是我們平台的核心支柱。我們致力於透過提供結構化的教程庫、深度文章和即時市場洞察來彌補這一差距。
我們的目標是揭開第 1 層協定和更廣泛的加密領域的複雜性,使我們的用戶能夠在需要它的市場中從猜測轉向策略性的、明智的決策。
最後的想法
與其問 Solana 是否會取代以太坊,不如問 2025 年更迫切的問題是這兩大巨頭將如何共存並競爭下一波應用浪潮。
Solana 的未來之路清晰可見:繼續利用其速度吸引大量應用程式和用戶導向的產品。如前所述,今年稍後 Solana 現貨 ETF 可能獲批,這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催化劑,釋放出新一輪的機構流動性。
同時,以太坊正在執行不同的策略,透過其蓬勃發展的 Layer 2 生態系統,鞏固其作為數萬億美元數位經濟安全結算層的地位。未來,資本和用戶可能會根據自身需求在兩大巨頭之間流動——Solana 追求速度和低成本,而以太坊則追求機構級安全性和深度流動性。
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隨著這種動態的展開,知識就是你最大的財富。Toobit 學院將繼續提供有關這些平台及更多內容的前沿見解,確保我們的社群始終能夠理解並利用金融的未來。